本篇文章2150字,读完约5分钟
从合肥制造到合肥智造,改革开放40年,合肥工业综合实力新提高,总量上新台阶,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 前10个月,合肥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快速发展态势,全市2268户规模以上工业公司比去年同期增长11.2%,比年度预期目标高2.2个百分点,为年来最高水平。 合肥工业以实际成绩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复。
致力于建立各方面先进的制造业体系
金华纺织厂位于安徽千年古镇炀镇境内。 建成于2007年的纺织厂目前迅速发展到拥有1.2万平方米厂区、200多名员工的规模。 长大后,支出变大了,每个月要爆表电费,200多人的工资,让卜金华降低成本节流。
根据现场面积,卜金华搭载1.1兆瓦太阳能家庭光伏装置,一期900多千瓦已经率先并网发电。 按照电站目前的发电效率计算,两个电站每年可节约130万元以上的电费。 占卜金华而想。
年,全市太阳能发电和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5%,累计并网各类太阳能电站突破1.3万个,装机规模超过1.7gw,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750万千瓦小时,增长35.8%。
近年来,合肥市重复了大型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思路,重点培育新型显示、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战术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特征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合肥以中国声谷为基地,吸引和上传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400多家公司,覆盖原始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应用宣传、人才培养等各方面。
完善产业链为工业转型做准备
完整的产业链,为合肥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雄厚的后劲。 作为正在全力创造的创新之都,合肥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将创新特征转化为产品特征,将产品特征转化为市场特征。 近年来,合肥以推进国家和省战术性新兴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多次走引进、培育、示范、支持四条道路,大胆地制作了无中生大问题的文案。
经过多年的深耕,合肥战术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创新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 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战术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核心技术都位居全国前列。 年,合肥市6大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新产业占工业的比例分别为64%、56.1%、32.8%,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和电子新闻、汽车和零部件4大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今年1月至9月,合肥市新合同要点项目共505个,总投资额2771.53亿元。 新合同项目中,工业合同项目共计304个,占项目总数的60.2%。 按照工业立市的要求,新项目主要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为主。
国企改革服务全市经济质量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把国企国资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激怒公司,服务全市经济优质快速发展。
合肥国企改革的一贯关键词是进出。 2008年,两家知名家电公司集团合肥荣事达集团和合肥美菱集团将分别100%转让国有股权。 美女先结婚,针对要点快速发展的特点主导产业,合肥在企业品牌效应和国资存量上引进越来越多的战术投资者。 小题大做,主要以产业为主导,依托美菱和荣事达两大家电企业品牌,通过国有股权转让,引进海尔、长虹、三洋、美的等公司,汇聚华凌、格力等企业品牌,合肥已成为全国大家电气第一的制造基地。 对比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老传产业,合肥市整合领域国资存量,引进战术投资者和产业资本,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是化工、输变电、啤酒等领域的国有库存资产,合肥引进了中国盐业总公司、天威保变、华润集团等知名公司。
有序实施退出,通过清算关闭、股权转让、资产处置等方法,国有资本退出不具有竞争特征的领域,退出低效、闲置资产,退出非主业公司和三级以下子公司,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
合肥还搞国企改制文案,无中生引进新产业,抢占快速发展制高点,如资本参与投资京东方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引进上下游配套公司,使合肥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兴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快速发展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如何为公司做大、移动空间? 合肥经济开发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贯彻优质快速发展理念,破解开发区新的快速发展瓶颈制约,合肥经济开发区提出以创新为动力、造福质量、开创二次创业、处理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公司和闲置土地(厂房)等课题。
年,该区设立创转升办公室,引进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对区内所有占地工业公司实行绩效评价工程,将公司分为a、b、c三类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库存挖掘,积极激励,逆向逼近。 为了提高用地效率,经济开发区在合同中确定约定,督促建设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 否则,按照升级改造、项目嫁接、协议回收、二进三收等方法,整理处置闲置土地。
通过一系列措施,年来充分利用低效用地3000多亩,嫁接配置了海尔高端智能家电、哈工大机器人、美菱全自动洗衣机、清华启发科技城、中华三建等特色项目,为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了空间。 经济开发区公司的快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科技+产业政策赋予了新的经济动能。 年上半年,经济开发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高新技术公司研发投入达4.5%,进出口增长100.7%。
标题:【要闻】各个方面发力 构建合肥先进制造业体系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