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李淑琴在塑料大棚工作

人民网亳州5月5日电(王晓飞)现在好多了。 今年70岁的李淑琴老人,是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后李楼村的贫困者。 自从承包了村里4家扶贫工厂的辣椒大棚后,她每年领工资和分红,收入两万元,生活越来越好了。

年,亳州市漳城区着眼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危房改造等6个方面,实施了脱贫攻坚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去年,出现了38个贫困村,18011人摆脱了贫困。

贫困者有工资也有红利

我现在管理着四个架子上的辣椒。 平时不要自己担心。 育苗、施肥均在工厂进行。 我必须拔草,看看大棚的温度,忙到采摘的时候。 李淑琴的老伴30多年前患有精神疾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老两口的生活来源只能在李淑琴种植。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淑琴来到张店乡年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工厂打工。 在工厂方面的指导下,李淑琴承包管理了4个辣椒架。 这样,她除了每月1800元的固定工资外,还可以参与工厂每季的分红,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日子好多了。 老人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采访中获悉,年丰扶贫厂现有蔬菜面积860亩,钢结构住宅600多座,每年雇佣200多人,其中60多人是贫困家庭。 为了处理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扶贫工厂主要采用劳动工资制和承包工资+分红制两种模式进行工厂化扶贫。

如果按时上班的话,人均年收益大概在6000元到15000元左右。 扶贫工厂负责人刘松年表示,为了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工厂鼓励有经验的农民管理大棚,种苗由工厂提供,技术指导也由工厂统一安排,大棚蔬菜的日常管理、除草、棚下放风、采摘等由承包人负责 我们最大限度地保障承包人的利益,贫困家庭可以说是零风险的。

快要成熟的桑椹

桑果采摘成果特色乡村旅游

朝光村位于侨城区东部,全村耕地近8000亩,多年来一直延续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以小麦、红薯、玉米等为主,人均净利润只有2000多亩。 交通不便,生产落后,村集体经济也一直空白。 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和省旅游局定点合作村。

年我被省旅游局派来的,当时村子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更何况这里还没有人来旅行。 漳城区观堂镇晨光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郑毅说。

经过深入考察,年经安徽省农科院专家指导,晨光村以集体名义搬迁土地33亩,建成晨光村高质量果桑种植示范园,引进众多桑葚品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桑果既是食品,也是药品,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被称为水果女王。 是桑果摘了这个项目,完成了晨光村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仅去年一年,就有8000多人来这里旅行,加上门票和桑果的销售额,共有7万多人以上。 郑毅说。

旅游规划的编制和旅游快速发展的成效,给晨光村的干部群体带来了巨大的激励,使大家更加坚定了旅游快速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许多村民和部分贫困者也参与了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管理,利用桑果采摘、销售地产农产品等方法提高了收入,尝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甜头。

工人正在摘问题桑果

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消除贫困的攻防战

年,城镇扶贫工作的龙头着眼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危房改造等6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并积极创新职工措施,实施管理羊和扶贫莲藕计划。 以畜牧养殖为主的乡镇,组织养殖场、贫困户和乡镇签订贫困户支援羊协议书,乡镇为贫困户购买的母羊寄养在养殖场,为贫困户母羊每年可获得纯利润500元。 在20个贫困村迅速发展莲藕种植,以区财政出资、乡镇监督实施、村集体全部、贫困家庭参与的模式种植。 也就是说,各贫困村种植10亩以上,第一年每亩补助1万元。 目前,20个未排的贫困村种植着244亩莲藕。

据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年,谯城区出现38个贫困村,18011人脱贫。 年,侨城区加快实施扶贫项目,严格执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双包制度,对58个贫困村派驻驻村职工,全部实现行政村扶贫职工或扶贫专项的全范围,对各家庭贫困家庭至少执行1名援助负责人

标题:【要闻】亳州谯城区:实施精准扶贫铺平群众脱贫路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