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2字,读完约4分钟

春节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求职雇佣高峰期,骗子们也太瞧不起了。 近日,合肥警方盘点常见的招工诈骗,提醒广大求职者警惕。

术一:冒用,骗取培训贷款

大学毕业的杨先生在网上看到了高薪的工作单位。 招聘人员和杨先生经过3个月的实习期向阿里、腾讯等大企业推荐就业,表示100%可以承诺就业,但实习期需要接受专业培训,2万人的培训费用由杨先生自己承担。 杨先生在没有这么多钱的时候坦白了招聘者推荐了可以分期贷款的app,在说服下,杨先生用分期贷款支付了3个月的培训费用。 三个月实习期后,该公司以专业水平太低、面试未通过等理由欺骗了他,让杨先生自己去找工作,但杨先生不仅没有做梦寐以求的大厂工作,还背上了几万元的贷款。

警察提示:网上有些招聘企业以100%介绍员工的名义收取高额培训费。 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公司要求员工在上岗前提交保证金或提出培训费用的,员工必须断然拒绝。 因为这些要求都是违法的。

术2 :打工骗取免费劳动力

小王想在工作的间隙做兼职。 其中写手这个岗位很吸引他,没有什么要求,写字就行了。 另外,可以在家工作,所给予的福利待遇也很有吸引力。 小王一动心,接到抄写50份的任务,大概抄了半个月左右,小王终于抄写完了50份。 小王把抄写的稿子发给企业时,说抄写潦草不合格,工资不能给小王。

警方提示:虚假兼职通常不需要求职者去上班,只需要在家完成,届时,理财工作就有这条路,用人单位通过不断炒试工鱿鱼,达到免费或低价聘用劳动者的目的。

诈骗3 :进入违法企业入狱

郑先生进入一家企业当话务员,企业的首要业务是向顾客销售证件的业务,如注册律师证、会计证等,但证件都是假的。 郑先生接电话,介绍业务,但没有直接参与伪造证件。 但是企业被公安部门调查,郑先生也被认定有犯罪行为。

警察提示:求职时,一些企业表面上还处于较高水平,有营业执照,有网站,高调推广,看起来像正规企业。 求职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违法的,但这是合法外衣下的隐蔽诈骗,即使自己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行为,也有可能被追究责任。 求职者一定会擦亮眼睛。

诈骗4 :黑中介和空壳企业勾结诈骗求职者

小齐和多人求职的某大型集团企业,很多人都能通过面试,但入职体检有些问题,很少有人通过入职体检。 后来,公安部门调查后发现,这是两家空壳企业负责招募。 领取体检费后,将申请人骗进医院体检,但最终以体检不合格为由拒绝就业。

警察提示:一点中介机构和空壳企业打通,或者同一集团同时运营中介机构和空壳企业,骗取求职者的职业介绍费,然后介绍给皮包企业,领取保证金、服装费、体检费等。

诈骗5 :窃取求职者的诈骗新闻

在一所高中,学生陆先生申请了WeChat的朋友圈广告——中心的志愿者,根据要求提交了自己的消息,但录取回答晚了,之后就等着各种贷款和购物等垃圾邮件和电话骚扰。

警方提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找兼职的心理,骗取手机号码、地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新闻,目的是侵害求职者的利益。 我必须慎重就业,注意高薪。

术6 :以扣押求职者身份证为借口非法牟利

翁先生进入某企业时,企业以办理入职手续和社会保障为由,没收了她的一点证明文件的原件。 其中包括翁先生本人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二级建设工程师资格证以及中级工程师证和毕业证等。 但是,入职不到一周,翁先生通过同事得知,这家企业效益不好,经常拖欠工资,她不打算继续工作,希望能退自己的证明,但只要翁先生能交5000元的违约金

警察提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募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领取财产。 申请人应向使用者最多提交相关证书的复印件,不需要提交各种证书的原件。

记者王伟/文王将/图

标题:【要闻】节后求职小心陷阱 谨防6大招工骗局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