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1字,读完约3分钟

朝报庐州大鼓这种安徽广泛流行的曲艺形式,如今逐渐削弱了人们的视野。 近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慕名来到庐州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窦常胜家中,老人敲着大鼓,唱着自己著名的曲子《酒书记》,声和茂中一时忘记了68岁的他患有胃癌的老人。

从路边自学建立南北综合唱腔

虽然年龄接近古稀,但当记者来到高刘社区洞常胜家时,老人还是十分利索地从包里掏出太鼓,竖起架子,表演庐州的太鼓给记者看。 鼓、棒、夹板、窦常胜唱了自己当年有名的曲子《酒书记》。

我从小就听他的戏长大,现在我的孩子们都开始听了。 平时只能在节日里看庐州的太鼓,现在太鼓刚响,旁边的小张带着孩子很快就围了过来看热闹。

窦常胜告诉记者,今年是庐州大鼓的第55年,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庐州大鼓。 有一年冬天,小学放学后,路边有一出戏。 我坐在那里听了很久。 窦常胜想起,后来每天放学后,路边老艺人唱庐州大鼓,回家后自己模仿学习。

庐州大鼓是吸收多种曲艺的民间剧种,流行于淮北、长江两岸和江淮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 庐州大鼓优美,以当地方言为基础,没有丝弦伴奏,只用大鼓、简板或犁铧打节。 旋律简单,通俗易懂。 设有南口、北口、花口三种唱腔。

长大后,继大鼓名家胡东全学艺后,窦常胜结合南口和北口妙手,创作出自己的唱腔,独具特色。 记者看到老人在表演,手、眼、身、法、步各有味道,珍珠落在玉盘上,余音绕梁,沁在心里。

自编曲接地气连续公演一个月

每次重大演出,老人都会留下一些感想。 现在洞常胜的家里收藏着很多旧照片和当时演戏时留下的日记。 其中包括老人去北京等地表演的照片。

但是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在华东地区文艺汇演上唱的“酒书记”。 窦常胜说,《酒书记》是一部用滑稽语言讽刺当时社会不良风气的庐州大鼓,结果反响良好,随后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数万盘磁带,这使我成名。 窦常胜说。

窦常胜告诉记者,自己除了唱经典歌曲外,还经常根据节日、主题创作不同的歌曲来唱。 因为接地气,很多人邀请窦常胜去庐州唱太鼓。 据说窦常胜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月每晚受生产队邀请演出。

唱一晚上两三个小时,唱一晚上二元。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少,但当时也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窦常胜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自己庐州大鼓的唱腔,得到了人们的同意。

患胃癌,想找到继承人

窦常胜以为自己会继续唱庐州大鼓的时候,年间,窦常胜发现自己的饮食很难消化,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患有胃癌。 为了治疗,窦常胜不得不放庐州大鼓,偶尔在家拉二胡。

目前,经过3年的反复治疗,胃癌基本痊愈,尽管处于注意期,但身体一恢复,窦常胜马上带着庐州大鼓练习唱歌。 今年2月,将再次站在社区派对舞台上,表演最爱的庐州太鼓。

今年2月底在安徽省无形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窦常胜当选为理事会员,至今仍是庐州大鼓的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 心中当然,这种古老的艺术,还在观察中,但来接班的人越来越多。 窦常胜说。

窦常胜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徒弟,但几次都没能坚持下去,选择了离开。 艺术在这种呼声四起之前就流传了下来,在合肥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 &lsquo不存在。 钱的路,都是讨厌的。 窦常胜告诉记者,2008年庐州大鼓列入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他希望有人能继承庐州大鼓,为发扬这一艺术做出贡献。

晨报星记者周坤文/摄像通讯员王振娅

标题:【要闻】一鼓一棍一夹板 演绎庐州大鼓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