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0字,读完约5分钟

带着强烈的寒流,1月9日、39日也向合肥人报告了。 昨天,我省最低气温均降至零下,合肥最低气温仅为-5.4℃,蒙城气温跳水速度最快,最低气温达到-10.4℃。

幸运的是,白天阳光明媚,给寒冷中的合肥人带来了一点温暖。 因为午睡有阳光,大家可能觉得不那么冷,但这次寒流的过程还不能忽视。 今后几天气温会下降。 省气象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日11时,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流蓝色警报。 最重要的是,冷高压主体将于11-12日正式抵达。 另外,目前地面积雪未完全融化,夜间辐射降温更明显,最低气温更低。

气温一下降,呈现出90年后人生中最冷的一天。 那么放眼历史,这样的低温能打破记录吗?

虽然很难打破历史记录,但今后几天气温将连续刷新。 据省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以来,全省最低气温为-13℃,合肥最低气温为-11℃。 根据目前的预报,更新这个记录应该是可行的。 但是,自从有气象记录以来,我省的最低气温曾经低至-24℃。 这样的温度已经几十年没出现了,不太容易打破。

据悉,受寒流影响,我省今后几天以晴天为主,但多风干燥。

根据具体预报,10-13日,沿淮淮河以北最低气温-11~-15℃,局部为-15℃,江淮之间为-7~-11℃,江南-4~-6℃;

与历史同期相比,江北低7~11℃,江南低4~6℃。 从13日开始气温逐渐上升。 15天后,全省又开始新的降水过程。

相关信息:

去年一年的天气唱了几出大戏

秋天的长雨、盛夏的连续高温、最强的暖冬… … 全部打破记录

最强的秋长雨、五年来最少的阴天、最强的暖冬、夏天最高温… … 除了比较稀薄的春天、去年的安徽省之外,似乎每个季节的故事都很多。 1月9日,省气候中心发布了年气候特征。 这些创纪录的故事,我们一年中一个接一个地体验过。

统计数据显示,年全省年均温度为16.6℃,比常年高0.8℃,为2008年以来最高。 冬、春、夏平均温度高,秋季持平。 年降水量为1263毫米,比常年稍多。 冬、秋降水多,春、夏接近常年。

冬季1961年以来最强暖冬平均温度创新高统计时间:年12月-年2月

全省平均温度为6.0℃,比往年同期异常偏高1.8℃,为1961年以来最高,为1961年以来最强暖冬。

我省8成以上市县平均温度排在同期高年前3位,其中42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

2月19日是最温暖的一天,沿淮及淮河以南大部分最高温度超过22℃,其中舒城最高温度达27.3℃,创当地冬季日最高温度极值。

安徽冬季最高温记录为29.4℃,发生于2009年2月12日,出现在芜湖市、青阳、南陵、泾县。

在夏季的毒日头频率上,江淮的许多最高温度打破了记录

年夏天,副热带高压牢牢掌握霸主地位,高温纪录屡创新高。

那一年,夏季全省平均高温天数为21天,比常年同期多6天,为1973年以来最多,平均温度为31.0℃,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一段时间,每天的最高温度全省超过37℃,40~65%的市县超过39℃。

这期间持续了难以忍受的高温,淮河以南最高温度持续超过35℃的天数普遍超过10天,其中泾县和广德达到21天,25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

数据显示,淮河以南32个市县极端最高温度超过40℃,霍山达到42℃,为全省之最(我省日最高温度记录为43.3℃,1966年8月9日出现在霍山)。 合肥( 41.1℃)、舒城( 40.9℃)、肥西( 40.8℃)、肥东( 40.2℃)、长丰( 40.1℃)的最高温度刷新了历史记录。 合肥连续5天超过40℃,多于历史总和( 4天)。

秋天是1961年以来最强的秋季长雨

年8月28日-10月18日,长江以北连雨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

降水总量为303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合肥以北20个市县突破历史极值。 全省平均降水天数为29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60小时,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

受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10月7日淮河皇家水库出现1951年以来10月最大洪峰。

雾霾

阴天的减少明显是6年来最清爽的[/s2/]

年、雾和阴天、秋天出现最多,阴天比雾多。

全省平均年雾天数为23天,接近常年。 两个山区雾霾天数多,其中石台98天为全省之最,皖北平原次之,江淮丘陵最少。

全省平均年阴天43天,比去年减少近4成。 阴天从北向南减少,皖北平原大部分超过60天,皖南山区不足20天。

从2001年开始,气象部门改变了以往的肉眼观测方法,使用设备进行监测,数据显示,年阴天相当少,是历年来最少的。

标题:【要闻】“三九”报到 未来几天还是冷冷冷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