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今天是新年伊始,农历新年刚到,但春节的气息已经伴随着社区(乡村)的春晚,飘向合肥千家万户。
为了丰富春节前后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需求,从今年元旦开始,我市将以讴歌新时期庆祝幸福年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文化惠民、务实节俭的大致情况,在城乡推出多元化、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大众表演大众观看
旧历12月23日,长丰县杨庙镇马英九村迎来了当地第一个村晚。 73岁的当地老艺人顾政谦自愿报名参加,表演了原创大鼓书《马英九好》,唱了现在的好日子。 当天的表演者都是该村的人。
最近,在巢湖市苏湾镇的老程村墨禾农家文化乐园,一位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8位老奶奶修改并更改了这个村子后期开始的巢湖民谣“刘姐姐”。 在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们的表演越来越成熟了。
年包河区常青街第三届社区春晚也热闹开演,这是名副其实的大众演出、公众、大众观看的平民文化盛会。 社区文艺骨干们上台,献上了文化盛宴。 节目均由社区居民和共治单位自编自导自演、分层评选选出,舞台上200多人角为街道工作人员、文化志愿者、居民。
从最初的等政府上菜,到大众点菜,再到现在的自给自足,我市市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今年,全市各社区(乡村)的春晚节目几乎都是当地群众自编自演的。
为了让大众享受优质高大上的春晚,专家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据介绍,我市依托街区文化活动中心(室)、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组织开展社区(乡村)春晚,派出专家向群众
自组织有创造性发展的巨大变化
合肥经济开发区高刘社区的居民日前召开了社区春晚,13个节目都由居民自行编辑,自行演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家乡的变化。 69岁的窦常胜是老高刘人,他是巨大变化的见证人,因此在春晚的节目中饰演庐州的太鼓,以艺术形式展现了变化。
在社区(乡村)春晚的大舞台上,除歌舞、戏曲类节目外,大众还以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健康提升的乡土文化为主题素材,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小品、相声、大鼓书、快板书等大众故事,成为身边先进的
种植文化取得很大成果
各地社区(乡村)的春晚,群众成为文化宴会的厨师,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角主演,从欣赏者变成创作者、表演者。 这一转变源于我市多年来为人们建设文化舞台、将文化舞台交给人们、将文化种子种植在群众中。
年,自下而上的基础文艺汇演、调教活动,如春风,在庐州大地上付酬,播下文化种子。 市文化馆的负责人至今还记得,那一年全市文艺骨干、基础文化工作者、有文艺才能的基础群众,几乎都填补了文艺节目进行了彩排。 迄今为止,合肥的大众文化活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活动,一类是大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从2000年开始,我市不断创新基础文艺汇演、转演形式。 从两年一届迅速发展到一年一届,从单一的综合性表演迅速发展到四季主题表演,将主题表演丰富为主题性+个性表演形式,增加了合肥市第二届玉兰杯戏曲大赛和展览活动及大湖飞歌青年歌手大赛。 这些活动在我市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在意、精品力作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为社区(乡村)春晚、众多节目实现人民自制自演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如今,出生在民间,扎根乡村,源于大众的社区(乡村)春晚丰富了我市的大众文化生活,造就了草根文化明星,成为了文化植入人民心中的又一有力线索。
标题:【要闻】合肥各地社区(乡村)“春晚”唱响主旋律聚集精气神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