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8字,读完约4分钟
预计到2009年,全市将初步形成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精度将进一步提高。 最近,发布了《合肥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22年)》,提出要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强城市气候敏感脆弱行业、地区和人们的适应行动,不断提高全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建设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脆弱性判断制度
根据试验方案,今后合肥将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脆弱性判断制度的建设。 由市发改委主导制定合肥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时间路线图。 城市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识别突出性、关键问题,尽早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然后,开展气候影响判断,科学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风险,深入研究对策措施。 综合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管理、生态绿地、防灾减灾等,形成较为完整的气候变化治理制度体系。
提高交通设施标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为了提高应对台风、洪水、雪灾、地质灾害的能力,合肥将提高城市交通设施的标准。 例如,定期开展道路养护巡逻,对特大型桥梁、隧道实现100%定期健康监测,及时修复灾害损失、病害道路及其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市下一条差距每年实施大中修的比例在85%以上。
在遭遇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平安出行成为市民最迫切的诉求,未来全市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相比城市重要拥堵点优化网络交通结构,改善微循环系统,加强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优化城市停车系统 规范道路交通设施设置,完善无障碍设施。
到2007年,全市轨道交通距离将达到14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提高到30%以上。 主要城市的常规公共交通网密度达到了3公里/平方公里。
各种气象预报精度进一步提高
合肥还将推进大城市智慧气象金云工程、巢湖生态综合治理气象保障工程等的实施,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加强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能力,加强城市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预报、重污染气象预警服务水平。 到2007年,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形成,气象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遇到突发天灾,要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和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机制,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装备。 实现突发性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新闻至少在15-20分钟前送到了受影响地区,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初步救助,缩短到了灾害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 (记者吴奇)
相关信息:暴雨袭击合肥迎来降温天气
打雷,暴风雨,5月18日,合肥迎来暴雨,合肥全市经历了从西到东的洗礼,合肥出现了7级大风,其中湖面、庐江出现了9级以上大风! 市民朋友这几天必须携带雨具,观察雷雨强风、短时强降雨等局部对流性天气的不良影响,此外这几天气温下降,请不要忘记及时增减衣物。
根据合肥气象台的具体预报,19日中午:多云有中等雨或雷雨,部分地区有大雨,东北风为3~4级,雷雨时阵风为7~8级,最低气温为21℃,最高气温为24℃。
19日晚上至20日中午:中雨多云,20~25℃,20日晚上至21日中午:阴天,18~26℃,21日晚上至22日中午:阴天,20~25℃,22日晚上至23日中午:阴天,18~24℃,23日晚上至24。
记者了解到,从5月13日开始,合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22度,达到气象入夏标准,降雨后气温有所下降,但连续5天滑坡平均气温超过22℃,合肥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到来。
从全省来看,今年我省除沿江西部和江南东部部分地区(望江、东起,宿松、宣城、宁国、广德、郎溪、黄山市)将于5月11日~12日入夏外,其他地区将于5月13日入夏。 与常年相比,全省提前了7~11天。
预计18日开始全省新降水扩大,22日前我省降水较多,其中18日至19日降水明显,将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时雨强30~50毫米)、雷暴(阵风7~8级)等强对流天气 雨水是缓解高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预计明天后天合肥最高气温比今天下降10℃。
(记者杨赛君)
标题:【要闻】合肥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 中长时间路线图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