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21字,读完约11分钟

合肥过去淞水如带,淮山嵄是江淮首郡如云,现在是轻饮巢湖水、望眼科学城的创新之地,是古老年轻的城市,被习大大总书记亲切滋养的地方。

过去,合肥的基础薄弱,解放初期有三五个城市,也就是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5万人口,5家店铺,曾被称为县城省会。 这就是合肥的家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合肥发展迅速,到去年年底,城市生活人口已经增加了近百倍,用老样子展现新面孔也不夸张。

合肥的变首看交通

城市在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外观上有调整和变化吗?

合肥的变化,首先看交通。 旅行很方便。 现在,这已成为许多合肥市民的切身感受。 这几年来合肥或从合肥外出的人,感受最深的,不就是这里四通八达的高铁吗? 在以前的铁路时代,合肥只有一条支线铁路淮南线,到北京几乎需要一天一夜。

目前,从合肥引出的高铁线路有7条,初步形成了钟表型高铁网。 目前,从合肥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到上海、武汉,三小时到济南、杭州,四小时到北京、福州的一日游通勤圈已经形成。 很快,商合杭高铁也将开通,到2030年合肥将形成连接9个方向、13条路线的大型放射状枢纽。

在航空方面,从骏冈机场转移到新桥国际机场,现在合肥开通了77条国际航线,年11月26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进入了数千万级机场俱乐部。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市内交通空中、地面、地下畅通。 包河大道高架等9大高架横贯东西、纵横南北,像巨龙般盘旋在高楼之间的郎溪路高架、方兴大道高架正在加速建设,北二环高架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一条路线,七辆车,几十辆,是1956年2月合肥公交成立之初的所有房子。 截至2007年7月底,合肥公交集团已运营公交5146辆,运营线路258条,线路4493.6公里。 代码乘车、手机乘车、定制巴士、多样化的乘车体验,都是乘坐巴士出现的,并不单调。

合肥已经运营了两条轨道交通线,最近一天将运送48万多名旅客,轨道交通3号线将于年底开通。 4、5号线和1号线的3期工程正在加速。 从长远来看,合肥计划了10条路线,今后将大大改善市民大众的出行环境。

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住户住房

合肥的怪,再看住宅。 年6月,合肥市首个绿色回迁试验项目——蜀山区南七街馨怡家顺利完成分室。 这次328户中,选择自主装修的为299户,占91.2%,回迁居民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自主选择装修方案。 过去,回迁户经常被分到家里重新装修,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把建设垃圾搬干净也加大了环境压力。

绿色取用满足了老百姓个性化的诉求,不造成二次装饰的浪费和污染,也节约了建设资源和价格,一举三胜。 事实上,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合肥市采取了许多措施,稳步推进住房租赁试点,努力实现住户住房。

年,合肥市重新开始棚户区改造,改造了2万多所住宅,综合整治了173个老小区。 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6平方米,与1982年合肥市最早的住宅调查数据3.7平方米相比,几乎增加了10倍。 合肥完成了从住房不足到居住者拥有那所房子,再到居住者优越那所房子的华丽蜕变。

着力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在大家关注的公共服务方面,合肥市这几年的变化也很深。 教育、医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合肥将大力处理。

仅2007年,合肥市就建成27所中小学、56所幼儿园,全市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幼儿园幼儿比例超过80%。 为了应对孩子中午接送不便、放学后无人照顾等实际困难,合肥切实处理了家长后顾之忧,如全面推进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的三点半学校等。

为了应对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合肥市还新建了几所三甲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了90个县域医学联合体,实现了全面覆盖。 小病是从基础、大病到医院、康复后返回社区的医生结构,已经在合肥初步形成。

现在你在合肥的医院就诊,前台接待你的可能不是医生护士,而是机器人。 合肥本土企业科大讯飞开发的导诊机器人已被多家医院采用,可以为来往的医生患者提供准确的导诊导医服务,可以对医院科室位置、门诊大楼地图、常见咨询知识进行回答,这也是合肥智能医院建设的成果。

2009年合肥开始基础医疗改革试点后,年合肥市医疗改革(医保)曝光成立,合肥在十年磨剑、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现实的成绩。

过去,合肥居民看病挤在省市级大医院,排队看病、坐车,花了一整天。 现在,人们不用跑步,可以排队,用手机完成医疗保险结算。 网线和两个显示器可以连接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可以坐在门前让专家医生远程开会的社区医生一般告别座堂模式,自愿进入家中,到年底,全市家庭医生的

新春佳节刚过,按照我们中国人以前传下来的习俗向长辈庆祝新年。 今年合肥有特别有趣的现象。 给90岁以上的老人庆祝新年,你会发现每张桌子上都摆着包子。 从去年开始,合肥实施了《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15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实现了县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的全面覆盖,养老辅食工程是其重要的建设文案。

通过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小区食堂、送餐入户等多种玩法,如志愿者每天给90岁以上的老年人送热腾腾的包子,到年底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县城区20分钟的老年餐饮服务互联网。 也就是说,两年后,住在合肥的老年人,如果有投诉,不出门就可以得到热腾腾的饭。

城市有质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会提高

看合肥的美,环境。 通过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全年行动,合肥着力处理菜市场、后街小巷、停车乱等群众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城市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城市一半以上的库存菜市场已完成改造升级,许多小胡同建成特色街区、精品道路。 新建立体停车场,划定路边停车场,推进智能停车,比较有效地处理市区停车的课题。

并大力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和城市文化建设,新增城市绿化近1400万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 建设80个城市的阅读空间,平均每5万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基本实现了外出看绿色、看书,合肥的质量、气质和颜值明显提高,市民生活也更舒适了。

年,合肥市还从煤控车控尘燃烧5个方面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合肥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全面展开,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收获了好空气。 pm10、pm2.5平均浓度下降8.8%、14.3%,连续5年实现双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环境明显提高,大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提高,合肥也获得了不少荣誉。 例如,全国文明城市荣翁,成为国家第一个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多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案例奖,6次评价全国幸福城市,3次获得长安杯。

民生项目做了什么,怎么做老百姓说了算

过去一年,合肥在许多行业提出了比较满意的民生回答。 但是与先发地区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例如,每万人的幼儿园数、每千人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医生数、每万人的图书馆座位数等。

悠然自得,民生重。 一直以来,合肥市坚持民生至上主义。 为了将财政资金用于刀刃上,更好地处理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提高群众切实的获得感,合肥每年都会开展民办专项活动,通过政府网站、各类媒体,向全市征集当时老百姓最想实现的几个项目,

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政府做饭、大众享受的模式,大众下单,政府付款,更准确高效地处理问题,为大众服务,真正做了什么,怎么做,人民说了算。 今年,合肥市政府已向群众征集432条建议,经初步整理形成26个具体项目,均为衣食住、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群众密切关心的事项。 这些事项将成为成人民生事业的重点。

为了让孩子上学,搞好学习,今年合肥市计划建设26所中小学、45所幼儿园,并推行名校设立、共建、集团化办学等方法,扩大高质量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在同样蓝天下健康成长。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吃到营养健康的热食,合肥今年将推进养老助餐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的中央厨房和社区老年食堂。 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方面,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加快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建设快乐老家。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学习、文化、知识的渴求,合肥今年将新建一些城市阅读空间。 这些阅读空间网络化后,合肥市民可以在任何阅读空间借书。 今年,合肥将推进市中心图书馆、市科技馆新馆、市美术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场馆的建设,开展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全民浏览,推动文化繁荣。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年,全市新落户的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近10万人,今年合肥将继续营造更优越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科研环境,进一步吸引和支持各类人才进行肥料创新创业。

在提高就业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合肥建立多层住房保障体系,迅速发展多元化住房租赁主体,开始9个城中村和危险旧小区的搬迁改造,综合整治旧小区,建设122个旧小区,改造1.6万套小屋,让来到合肥的人

年,合肥在医疗、体育、食品安全等诸多民生行业继续发力,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立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市,改造提升城区存量菜市场等。

通过各方面的实际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完善的教育补助,更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放心的食物和干净的水源,更便利的公共交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听取民意,处理事实,让中国美丽城市的招牌在合肥这片土地上,在合肥居民心中建立了很久。

未来必须建成一个国际影响巨大的创新之都

近年来,随着许多国家宝贝在合肥定居,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在合肥诞生,许多重量级创新型公司凝聚在合肥,合肥的影响越来越大,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年4月,习大大总书记在安徽、合肥考察时称赞,安徽、合肥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动作迅速、力量大、成效显著,合肥是养殖户、创新天地。

从外部来看,合肥是典型的二线城市、一流科学研究,是快速发展的追赶者、创新的引领者。 这几年,合肥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在这一点上,合肥拉动了三个关键点。 一是眼球长远,执着于基础研究;二是院地合作,帮助成果产业化;三是在育人环境下,实践更加开放的人才观。

目前,合肥已经聚集了一系列国字号创新企业品牌,分别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体系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 合肥未来快速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成国际影响较大的创新之都。

党的十九大后,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创新快速发展的要求,提出建设四个创新主平台:以原始创新为中心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技术创新为中心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以产业创新为中心深入推进合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大创新主平台建设的规划原点在合肥,核心员工也在合肥。 对合肥来说,这是重要的使命、省会责任、也是重大机遇。

当前,在创新快速发展方面,合肥正在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多次率先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坚定走科技与产业融合快速发展的创新之路,推动优质快速发展。

标题:【要闻】入选美好生活城市 合肥有这些幸福密码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