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6字,读完约3分钟

马飞在后台指导马墨轩演皮影戏。

遇上大演出,马墨轩为师傅敲鼓。

制作皮影是基本功,马墨轩每天都要练习给皮影上色。

演出前,马墨轩背台词。

马墨轩在牛皮上练习刀工。

对许多非遗留项目来说,最大的困境不是缺少继承人,而是找不到下一代继承人。 幸运的是,安徽马派皮影艺术,现在有了小传承者。 他叫马墨轩,虽然他12岁,但已经可以上台表演了。 对皮影歌曲、锣鼓、公演、雕塑也进行了全面的学习。 现在,每当马派皮影戏开始,除了精彩的皮影戏夺人眼球外,这个小传承者也格外引人注目。

12岁的时候梳辫子能演皮影了

最近一两年内看过马派皮影戏的人,对屏幕后面敲锣打鼓、唱歌的孩子不感兴趣。 我看着他向天编辫,不仅雄浑有力,客串剧中的唱腔不仅登台表演皮影戏,而且都很机敏,充满灵气。

孩子名叫马墨轩,正式学习皮影已经快两年了。 跟着安徽马派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飞老师身边,他不仅掌握了家传的锣鼓技艺,经典的歌词和剧目也已经熟悉了八九个段落。 现在,他可以跟着戏剧班正式表演了。

马墨轩是马飞的侄子,早在年就来看过合肥大叔的马飞刻皮影和公演。 当时他才6岁,看到我在那里刻皮影,就告诉我一拿到手应该涂什么颜色。 对于孩子当时的反应,马飞也印象深刻。

现在马墨轩12岁,年轻的时候就因为有趣而能吃苦学习皮影,这让马飞也感到意外。

艺名圆源缘是第六代的传承人

安徽马派皮影表演艺术起源于马飞的故乡灵璧县张营村,但自清末入戏班以来,他们家的皮影来到了马墨轩那里,已经传到了第六代。

马墨轩是我家皮影的第六代传人。 马飞老师说。 不仅在家族技艺的传承族谱上马墨轩有自己的名字,他的演艺人马飞还给他赋予了深刻含义的艺名:圆源缘。

圆是我父亲的艺名,源是我的艺名,在我看来,马墨轩在这个时代能学到皮影,其实也是说不清的机缘。 原来,由于皮影这一早先流传下来的技术式微,曾经在四个戏班、名震黄淮两岸的马派皮影家族中,已经只有马飞的一体稳固。

做皮影赚不到钱,连他自己的儿子都受不了这寂寞。 多年来,马飞独自承担着马派皮影的雕刻、演出、剧目的传承与发掘工作。 可以说,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墨轩的学艺之势经受住了考验。 圆源缘这个名字寄托着皮影的传承和希望。 这个孩子可以自己学习皮影。 一个是和他有缘。 另一个希望他能扩大这个边缘。 马飞说。

必须每天努力学习,坚持学习

拳头不离手,曲子不离嘴。 每天早上一起来,要打一个小时的锣鼓。 然后,跟着老师学习表演,背戏剧语言。 话说回来,我也在他这样的年纪正式学艺,登台演戏,但现在每天看到墨轩敲锣打鼓,背着戏,就像看我小时候的再现一样。

起初,马墨轩也很爱玩,经常为此挨打。 现在他不仅练习皮影,还正常上课看书。 他每天都要练习锣鼓练习、雕刻、影子表演、戏剧语言这四项基本功。 到了晚上,背过的词和现在学过的节目也要过一遍再睡。 以前玩过的玩具,现在觉得没有皮影。 马墨轩说。

晨报记者杜华柱/文李福凯/摄

标题:【要闻】小小皮影传承人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