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82字,读完约11分钟

○缇街夜市爆炸郑成功摄影

协调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合肥奔走于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统一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为城市增添了温度,让城市拥有幸福质感!

强调打造上海与双城关系升级版的圆梦地铁、创新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运营模式的老城风和容貌,是文化街区最合肥… … 年,合肥将继续推进协调快速发展,扩大内外联动格局。

区域联动

上海和双城关系升级版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格局将强调跨省、跨地区大区域快速发展,更加重视空间和文案的全面开放。

年,合肥加强区域联动快速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在交通设施、产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的快速发展,深入推进合肥上海双城合作。 加强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的区域交流。

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商合桩、合安客专等高速铁路建设,启动合宁、合六、合马等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 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推进合肥都市圈的扩大和升级,与芜湖、鞍山渡江联动,与宁杭等都市圈对接交流。 加强与皖北、皖西的配对合作。

城市质量

最合肥文化街区

扎扎实实开辟新道路,决战全面小康。 快速发展的新理念已在包公的家乡生根,合肥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将大幅提高。 今后,合肥将全力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争取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尽快得到批准,以创新+生态为主题,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年,合肥将加快建设新合肥西站、高铁南站南广场等重点项目。 计划建设骆冈通用机场、滨湖水上机场的枢纽。 迅速发展地铁经济,创新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提高建设速度和运营效率,确保2号线下半年开通,加快3、4、5号线建设。

建设新合蚌路等工程,进一步优化国省干线网结构,建设上海路,改线绕城高速公路等工程,推进阜阳北路高架北延、裕溪路高架东延、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建设。 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电热力等市政设施的保障能力。

开始长江中路区改造工程,实施老城隍庙领域、淞河领域等改造,突出老城区特色风貌和合肥历史记忆,整体建成有品位、有内涵、最合肥的文化街区。

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四大城区要加快转型快速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全力建设国际化城市核心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精品特色先行区和全省辐射源。

城乡一体化

构建环巢湖美丽的乡村示威乐队

协调快速发展要求实现城乡整体平衡,呈现出目前合肥各地区之间你我追的喜人态势。

年,合肥将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设立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县(市)大建设,整合50亿元资金支持县(市)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和民生保障。 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城乡规划与建设标准的联系,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扩张,全面提高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三年计划,全年通车5000公里以上。 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城乡公交换乘枢纽建设。 开工环巢湖防洪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任务。 推进乡镇建设区和中心村建设,支持巢湖市美丽农村建设试点,高水平建设环湖十二镇,加快构建环巢湖美丽农村示范带。

并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多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术,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完善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现场建设,增强产业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肥西、肥东、长丰三县将加快与中心城区等高对接、融合的快速发展,加强全国百强县的排名。 巢湖市要彰显湖光山色特色品质,加快建设美丽明珠之城,庐江县要加快副中心建设,适合生态居住,创造城乡统筹的新典范,共同冲刺全国百强县。

高颜值合肥国际都市风格

走出去,水陆空铁四通八达,走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高的内侧,街区路桥时尚美丽,呈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风格。 合肥重视城市协调快速发展的精细化,不断更新合肥的颜值,提高合肥的质量。

交通中枢崛起

近年来,合肥对外交通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对外交通互联网不断完善,周边城市群和联系通道加密,综合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高。

新桥机场正式开业,航线布局不断扩大。 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开通,国内外及地区客运航线64条,货运航线1条,直通国内外62个城市。

公路互联网配置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全面提升改造。 合安高速扩建、机场高速、环巢湖公路等建设全面完成,合铜、合淮等5条省干道改造全面启动。

高速铁路不断完善,枢纽的地位大幅提高。 合蚌客专、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合福高铁相继开通,商合杭客专开工建设,合肥南站启用,铁路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香港航空设施建设加快,货运量翻倍。 合裕线、店口河、派河整治一期工程等航道整治完成,积极推进江济淮工程,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主体工程建成。

描绘出大城市的风格

近年来,合肥市道路建设马不停蹄、城市路网体系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城市交通结构基本形成。

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高。 市区道路长2140.29公里,道路面积5849.8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6.4平方米。 网络基本上形成了环状+辐射+方格网的整体结构。 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成效突出,长达316.3公里,合作化路高架、阜阳北路高架、铜陵路高架、包河大道高架、惠州大道高架等5座高架腾空而起,全市9座高架畅通无阻地与1、2环网相连,真是一分钟的时间。

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展开,公交城市初见成效。 轨道交通1、2、3号线相继建成,轨道交通4、5号线前期研究工作同步展开。 预计1号线已经正式运营,2号线全年试运行,3、4、5号线相继全面建成。

两化进程加速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工业化率从十一五末的41.1%上升到44.1%,上升了3个百分点。

过去三年,培育了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 178个村,迅速发展农民合作社225家、家庭农场150家,培育了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星级农家乐175家。 合肥乡村旅游接待量和乡村旅游收入一年达到2600多万人和30亿元。

构筑现代生活

以先进的观点,建立现代化市政。 近年来,合肥市政公共设施适度引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

市域城市供水系统基本建成,主城市供水设施得到了飞速发展。 供水范围扩大,实现了对长丰、新桥机场、吴山和杨庙等周边乡镇的供水。 合肥市扩建六水厂,新建七水厂,供水规模80万m3/天。 合肥全市总供水能力约为180万立方米/日,日最大供水能力为150万立方米/日。

供热能力提高,服务范围扩大到市城区范围。 合肥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 供热范围从二环内区域、政务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大到合肥市城区全境,服务范围扩大。

供气能力提高,管道基本覆盖主城区,向周围辐射。 全市天然气供应量达到7.73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96%,天然气普及率83%。

-注释[/s2/]

●2006年3月16日合肥网球公开赛大建设元年

从2005年开始,合肥因大刀阔斧的大解体而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年后,载入合肥快速发展史的日子---合肥十一五大建设首批工程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在高歌猛进的进军号中,合肥建市史上开始迎来最大规模的建设时期。

这一年,安排了建设道路115条、桥梁27座、道路总长180公里,拉开了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序幕。

●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巢湖岸崛起

十年前,这里是起伏贫瘠的土地,在地图上连名字都找不到。 十年后,国际球迷生态宜居的迷人新城矗立在巢湖岸边。 滨湖新区的迅速崛起,是合肥市赶超的有力见证。

合肥滨湖新区启动区第一个项目开工建设,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猛烈拉开了大建设的序幕。 这将使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滨湖省会城市,实现合肥人濒临湖泊、通江、达海的梦想。

目前,滨湖新区已走出2平方公里限制,扩展至196平方公里,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东临南淞河,合肥通往长江,成为怀抱长三角的水上入口。

●年11月20日,开始了无红灯的快速网络时代

为循环改造的正式开通画上句号,不仅实现了环路的全程,还为合肥引入了新的交通理念。 单环路通行全线通过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 然后,走下桥,过桥,为城市道路处理人、车夺道的矛盾提供了示范。 作为一环,如大纽带,连接分布在城市各方的高架桥,原本与世隔绝的高速公路系统开始纺线,相互联系,开创了合肥无红灯的高速网络时代。 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环形加权网网络结构越来越完善,城市各组与滨湖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畅。

●年10月18日九龙腾空建造了全城高架布局

大湖名城,九龙腾飞! 全程8.05公里的铜陵路高架桥全线贯通,这是大建设高架桥项目集中建设的收官之作。 7年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建设、9座高架桥合肥版图强势崛起。

九大高架桥网状辐射、信息表达组、联络点主干道和区域。 一环路、二环路和中环路三大环形网络与一群重要的主次干道有序联系,高架之间根据道路现实情况相互联系,构建合肥城区强力跃动的交通大动脉,合肥城市网络也由过去的环形加辐射上升为三环七射加方格网。

在九高架上,蜿蜒纵横,成为合肥动脉网的有力支撑。

●年9月25日合肥定位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随着《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合肥迅速发展进入新纪元,揭开了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荣的新篇章。

事实上,在“意见”出来之前,安徽包括合肥在内,从未停止过融入长三角的脚步。

年3月2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商会第十次市长会议正式接纳合肥为长三角经济协商会会员城市。 这是安徽省城市首次成为长三角城市。

目前,在新的国家规划中,长三角城市群已确定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建设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互联网,首次将合肥的长三角定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备受国内外关注。

●年11月12日合肥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合肥高铁南站首辆g7684列车从粉壁黛瓦、五岳朝建筑风格的南站发车,开往浙江宁波。 这标志着合肥铁路枢纽新建的现代化客站正式启用,意味着合肥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备受瞩目的合肥南站投入运营后,一举融入全国铁路运营布局,奠定了合肥全国综合铁路枢纽的地位。 合肥南站与上海虹桥、杭州东站、南京南站齐名,是华东地区的四个枢纽站。 京福线、沪汉蓉线、商合杭线、合九线等多条客运专线和城际高铁逐渐在此交汇,合肥南站启用将加速合肥走向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年12月26日在地铁时代实现梦想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合肥乃至安徽城市公共旅游进入了轨道交通的新时代。

按照计划,“十二五”规划,合肥市目标是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至5号线,运营路线将达到17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框架。 另外,合肥轨道交通包括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华南城支线、6号、7号、8号、9号等线路的下一阶段远景规划项目正在审批中。 未来,合肥将形成覆盖全市、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网。

标题:【要闻】“高颜值”合肥将与上海打造双城关系“升级版”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