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科技部和中国科技新闻研究所分别发布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据合肥报业所有媒体记者介绍,合肥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位居全国第十。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对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分解评价,结果深圳、杭州、广州、南京、武汉、苏州、西安、长沙、厦门、合肥排名前十。 报告认为,这些城市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民生的快速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快速发展的首要动力。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业务副本,使用了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等权威部门的统计和调查数据,是系列报告的首次公开发布。

其中,评价报告分析和比较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和创新特色两个一级指标,创新生态、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8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 监测报告反映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活动的客观数据。

相关信息:

为什么是合肥? 解析创新之城再奔腾密码

黑马再次带军破风,这次评估报告公布后,为什么是合肥? 好奇心再次涌上人们的心头。 事实上,经年合肥批准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经过多年努力,合肥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如果整理一下这次评价的重要指标,我们会发现在创新的基础上,合肥在不断增强兵力。 在创新生产方面,合肥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创新生态中,合肥向千家万户吹入了创新之风。

/ S2/a/S2 /

创新性基础建设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强大的创新能力,需要扎实的研发基础条件,在这方面,聚集了当今的合肥、雄兵。

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等研究生院的相继搬迁,为合肥的创新蝶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代迅猛发展,利用城市学校共生的姻缘与省院合作的契机,正是这些实力雄厚的研究生院,为合肥的创新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新世纪,合肥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自2009年批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围绕新闻、能源、健康、环境等行业,合肥开展的许多重大创新平台和工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目前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创新院主体工程全面关闭。 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的先进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平台等创新平台稳步推进的离子医学中心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也于年12月31日正式开始运行。 此外,依托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也持续发挥着科技资源集聚与整合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也成为了我国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目前已建成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三大科学装置,建成融合炉主机重要的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此外,还将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和人民时评网络实验设施等多种大科学装置。 这些大国的重型武器,为原始创新提供无穷的动力。

b [/s2/ ]

创新的生产技术成果将在世界舞台上彰显实力

一系列研究生院、平台、装置等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布局,使合肥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依托科技雄兵,近年来,在我国乃至世界创新成果的舞台上,合肥的呼声经常回响。

在原始创新成果方面,近年来,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1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得到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集成炉稳态运行模式所需物理条件的岛屿自主开发的缓冲杆,辅助了中国的飞天梦想两次。 癌细胞狙击步枪超导回旋阳子治疗系统,项目预计明年展开整机测试,进入临床实验。

而且,在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长时间的艰难险阻下,中国在量子秘密通信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年,墨子号发射成功,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发射一枚星地量子密钥等关键技术研究。 年12月30日,墨子号在济南首次实现了与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的对接,标志着我国量子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世界上第一条量子秘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也已开通,实现了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依靠科学研究的基础,合肥还继续致力于产业创新,为经济社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这里,世界上第一台多语言实时翻译机诞生了。 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太赫兹人体安检机等。 另外,合肥的新型标志、机器人也进入了国家区域集聚的快速发展试点。 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太阳能发电、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世界第一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顺利量产。 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累计宣传总量突破21.8万辆。

c

创新环境养人城吹创新之风

一个城市,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创新之城? 除了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举世瞩目的突破成果外,条件优越的创新环境是重要因素。

据合肥市科技局介绍,仅去年一年,合肥市就出台了《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细则》、《合肥市科技信用管理办法》、《合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术联盟考核办法(试行)》等7项创新配套政策,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并培育公司创新主体 年,与初创型公司相比,合肥1500多家公司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行列的成长型公司,目前培育科技小巨人公司158户,支持研发项目79个,累计投入公司研发10亿元。 与成熟型公司相比,支持公司建设各类高水平的研发机构,鼓励公司融资上市。

作为育人城市,合肥通过一系列科研设备建设与引进、人才政策20条、人才快速发展6311工程等一系列优厚人才政策的出台实施,形成了强大的人才磁场。 目前,合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相关专家约90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约1400人,享受肥料服务的两院院士约130人。 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合肥连续第二年进入顶级&hellip。 … 在新的时代,各类人才聚集在一起,为未来新浪潮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进步积蓄能量。

此外,面向市民的地标性科技馆也相继在这座城市建成和建造。 年4月,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正式开馆,该馆着力建设全国重要影响较大的科技市场,承担了安徽科技创新展示窗口的职能。 去年12月26日,总建筑规划面积达50000平方米的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也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该馆将向公众提供更为多样的形式、更为丰富的科学传递副本。 创新之城的春风,吹向世界舞台,然后吹向这座城市的千家万户。

标题:【要闻】科技部首次公布!合肥居72个国家革新型城市第10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