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会场,安徽创新馆将于4月24日正式开馆,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同期举行。
这是位于合肥的创新之馆是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也是安徽创新快速发展的先导性工程,为合肥创新增添美丽的底色。
许多合肥首次亮相安徽创新馆
进入安徽创新馆1号馆,一楼一面展示了众多安徽创造的国内第一、世界第一,其中多个合肥第一台: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世界第一台vcd,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世界第一台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世界第一台仿生洗衣式全自动洗衣机,世界第一台变
这是合肥在创新道路上取得的耀眼成绩,也是合肥创新实力最具体的表现。
迄今为止,合肥不断探索和实践有合肥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快速发展战术,科技实力持续增强。 创新这张合肥最明亮的名片越来越闪耀。
2004年,合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近年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试点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企业品牌获得批准。
在时间的变迁中感受合肥创新之路
1970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开始,由中科院合肥分院设立,2004年合肥从全国首批被批准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年中科大先研院开始建设,年合肥批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hellip。 … 在安徽创新馆,参观者在时间的变迁中,可以感受到合肥的创新之路。
回顾历史,合肥沉寂了很久,如今强劲的快速发展势头爆发,以跨越式的快速发展速度引起了许多关注。
四十九年前,合肥人张开双臂迎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向南迁往合肥,使合肥获得冲击尖端科技的科教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支持内地建设、科研机构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实施,合肥抓住机遇,努力将中科院合肥分院及电气集团38所、16所、43所等多家科研院所搬迁至合肥。 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多家中央下属研究机构在合肥扎根迅速发展,为合肥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及聚变堆主机重要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四大科学装置,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家。
构建从源头到产业的创新链
除了众多合肥首创的科技成果外,近年来合肥在基础研发方面取得了体现创新实力的开创性成果。
例如量子通信、铁基超导、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建设了世界第一个量子通信城域网,撰写了入党19大报告的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等。
并且,近年来合肥建设了量子新闻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超导核聚变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重大工程平台,初步构建了源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激活了创新活水。
创新成果方面,合肥新型显示、机器人被列入国家区域集中快速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太阳能发电、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肥务两院院士达到123名
梧桐上凤凰栖,养人合肥让创新人才找到自己的舞台。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来了哈佛八剑客,虽然他们不是安徽人,但他们相继在这里安家。 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表示,好的前景和好的平台最吸引他。 一句话,合肥是引起人才的强磁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做了如下发言。
合肥将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术。 发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关于建设创新之都人才事业的意见》,安排20亿元经费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深入实施《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合肥市人才公寓建设招聘管理办法》、《支持合肥市更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成立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
合肥现有高校56所,在校生60多万人,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8所,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所,院士从业站59所,博士后从业站111所,肥服务两院院士总数111家 目前全市聚集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创新驱动着合肥冲出的加速度,下一步,合肥市将多次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全力以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合肥将建立创新之都战术布局,进一步完善本市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统筹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创改四大创新主平台建设。 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形成重要的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公司,带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并且,合肥将继续优化创新生态,积极弘扬创新文化,狠抓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人才培养和集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标题:【要闻】合肥将革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革新型城市建设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