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间的协同创新? 如何打破医养融合制约瓶颈,实现医养融合新的快速发展? 防止青少年近视有什么技术? 怎么保护孩子的眼睛? … … 最近,安徽省教育厅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回答。
[代表关注:高校协同创新]
省教育厅:支持安徽大学安大简与清华简深度合作研究
93棵竹简,时代为战国早中期,残存状况良好,于年被安徽大学收藏。 学术界一致认为,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重大发现。 为此,省人大代表李仁群关注了这个热点。
省教育厅对安徽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深化我省与清华大学战术合作框架合作协议的建议的答复中,记者注意到我省重视对外合作,省内大学与省外兄弟大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安徽大学优秀教师队伍及安徽省哲学法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 鼓励依托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历史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等开展安大简与清华简深度合作研究。
另外,省教育厅表示,我省正在深入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为高等学校对外开放合作搭建创新平台。 年12月12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建设4个创新主平台的意见》(皖科〔〕7号),以创新引领、诉求、开放共享,基本推进深度融合。 成立原始创新合作委员会、工业技术创新合作委员会、农业技术创新合作委员会、制度创新合作委员会、文化传承创新合作委员会、产学融合合作委员会等7个合作委员会,共同组建大学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各合作委员会遴选50个协同创新项目,进一步加大大学间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
[代表关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保障]
省教育厅:许多措施将贯穿乡村人才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振兴乡村,关键是人才。 金从等人代表就加强提出了建议‘ 振兴乡村人才队伍保障的议案
据省教育厅介绍,近年来,我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使安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发挥自身学科特点,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和新型职业农业培养事业,为地方培养留校,了解技术,培养人才 聘用田秀才,努力解决高等学校大学生通过农村实践途径,振兴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专业设置上,贴近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诉求,先后获得和保存了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等7个村大工程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涉农高校与全省16个市的村委干部、大干部, 在录取方面,对村大工程考生控制线给予50分录取和计划单列优惠政策,处理考生文化基础关联薄弱的问题。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鼓励安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加强教育研究,对省级质量工程立项给予政策支持,结合地方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制定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对比性。 在教师选拔中,在要求有丰富经验的主办高校评选专家教授到基层一线教学指导的学习形式上,高校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指导在线教育与线下专家教授一线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有效地处理学生工程矛盾,年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累计在全省16个市招生4500多人,为基层培养了大批爱心三农职工,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省教育厅还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农高校,发挥自身特点,积极申报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积极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非学历教育工作,每年为全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00 并对在基层偏远困难地区(特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学费补偿,其中本专科生每年最高补偿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补偿12000元,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代表关注:医养融合新的快速发展]
省教育厅:积极吸引中职学校、高校合理设置医疗专业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医疗融合越来越波及到各个人、各个家庭。 曾庆胜等10位代表关注养老这一热点,对比护理人员短缺和医养结合困难,提出了加快顶层设计解锁医养融合制约瓶颈实现医养融合新的快速发展的建议。
年,我省高校护理专业招生计划1.3万多人,其他社会类、营养类、康复类招生计划近5000人。 省教育厅应对,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 根据社会诉求,积极引导中职学校、高校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营养类、社会类等医疗专业。 鼓励部分高校增设护理等医疗专业,护理等专业增设老年护理方向,培养符合社会快速发展诉求的医疗人才。 并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学校和高校在相关专业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师资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我省将推进校企、校医合作,鼓励越来越多的公司、医院投入到医疗人才的培养、培训中。 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基础良好的医学高校为龙头,省内医学院校、医院之间加强校际合作、校医合作,培养高水平的医养研究者,建设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推进医养结合问题的处理。 并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志愿服务,积极组织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学生到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家庭等进行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热情。
[代表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
省教育厅:建立视力档案,对近视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警
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保护事业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从年我省学生近视调查数据的观察来看,我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很高,低龄化趋势依然严峻,全省青少年近视率为54.78%。 关于李晋等11名代表提出的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确保身心健康的问题,省教育厅表示,下一步将与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大近期商家力量,保护青少年眼睛。
从2007年开始,我省每年开展各级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试点,结果公布于社会,作为各级政府对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省教育厅表示,我省严格执行《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快速发展等三个改革实施方案》,控制工作数量,提倡改进工作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积极推行课外零负担的书面工作模式,鼓励当堂工作。 并且,各中小学要求学生每天严格执行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认真开展长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并建立完善审计监控制度,在全省建立学生视力监测点学校,将近防工作与学生体检结合,建立新闻化平台,及时了解全省学生视力状况,建立视力档案,开展较近防工作。 有义务逐一发挥卫生医疗部门的作用,依托卫生医疗机构,建立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为学生开展视力筛查。 省卫生体检和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中心与各级妇幼保健院、学生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实现数据互联,对学生的视觉检测数据进行实时记忆、实时监测、实时分解,对近视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警。
另外,省教育厅要求各地中小学指导学生科学规范采用电子产品,培养新闻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眼睛卫生习性。 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教室或带到学校时,严禁统一保管。 学校按需基本合理采用电子产品,教育和配置工作不依赖电子产品,采用电子产品开展教育的时间基本不超过教育总时间的30%,基本使用纸质作业。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采用。 有意识地控制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采用电子产品,除学习目的外,电子产品一次不得超过15分钟。 每天的累积不得超过一个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休息10分钟放松,年龄越小,连续采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
标题:【要闻】安徽: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靠电子产品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