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术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搞好三农事业的总抓手。 振兴乡村也是推进合肥优质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 合肥市实施乡村振兴有基础、有成效、有行动、有未来。 今后,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平、更高的质量,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术的实施,构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合肥模板。
有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事业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推进创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农事业
统筹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实力明显增强
十八大以来,合肥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总产值连续跨越三千亿级阶梯,崛起势头强劲。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3.1亿元,增速达到8.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年的5.5:55.3:39.2变为3.9:49:47.1,财政收入达到1251.2亿元,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长
幸运的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稳定在全国百强县,逐年排名靠前,巢湖市、庐江县进入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为合肥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合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蔬菜产量突破300万吨,肉禽蛋奶水产品总产量突破70万吨,菜篮子综合自给率达到69.5%。
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供应质量不断提高,三品一级产品认证达到957个,基地认证覆盖率突破60%,合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为全省农业系统首个通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的机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04%。
园区建设进展迅速,成功建成1个国家级、7个省级、3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402个特色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超过180万亩,园区引领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迅速,特点突出,形成了高质量粮食、草莓、蔬菜、生猪、家禽、乳制品、淡水产品等10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迅速,农产品加工业居全省前列,涌现出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农业公司和企业品牌。 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电商销售额达50亿元,从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500家,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乡村旅游经营收入30亿元。
农业快速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励
近年来,合肥市有许多农村改革领先全国。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际确权面积746.4万亩,完成率98.7%,经营权证书96.98万户发放,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613个村居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立全省首个三资改革全面覆盖的村级集体股份合作社,创新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
农村三变改革积极实施,在巩固20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居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全市共有306个村居完成了三变改革。 合肥市还将逐一发挥市、县两级农村振兴投资企业平台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创新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振兴
美丽乡村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
近年来,合肥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成效显著。 陈年垃圾清理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65%以上,配备专业兼职农村清洁工队伍超过2万人,农村公路、村通道、中心村清洁率达到100%,自然村覆盖率达到65%以上。 年全市完成了2.8万户农村厕所改造。
乡镇政府驻地建设区建设深入落实的中心村建设层次分类有序推进,建成省、市级中心村278个,建设中心村159个。 创建美丽农村示范成绩突出,成功创建环巢湖美丽农村精品示范区1个、美丽农村精品示范区11个,被选为全国美丽农村创建试点村3个、中国以前传来的村落4个、改善全国农村生活的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乡村形象鲜明
有效果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全省
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术的前五年,合肥乡村快速发展也处于大变革、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幸运的是,年合肥市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一些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年,合肥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 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00家,三品一标迅速发展到957个,长丰草莓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特征区。 粮食产量突破300万吨,虾稻综合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肉蛋奶和水产品总量超过93万吨。
过去一年,美丽乡村的建设稳步推进,70个中心村的建设完成,农村危险住宅3703户得到改造。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纵深推进,建设18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解决设施,超额完成10万户农村厕所改造任务,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90%以上。 农村公路通车工程2379公里,肥西县又成功建设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通过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连续20年实现了占补平衡。 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任务,处理2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年,合肥市城乡融合迅速发展,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全面开启了农村振兴的新征程。 其中,一大亮点是城乡融合持续发力。
据合肥市统计局介绍,截至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突破800万,达到808.7万人,比去年增加12.2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9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202万4千人,比去年减少6万7千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97%,比上年上升1.2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15.39、20.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有行动
庐江、巢湖全力
斯普利特全国百强县
实施乡村振兴,开弓也不回箭。 年,合肥市将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 另一方面,着力振兴县域经济,着力建设省级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县域开发区优化整合,提高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 加大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支撑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向农村扩展。
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肥东、肥西、长丰要一体化融入主城区,进一步加强全国百强县的排名。 庐江、巢湖等高对接主城区,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十强县的排名,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然后,致力于农业现代化。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快速发展网络+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 大力实施粮食绿色合作项目,推进粮食改革和饲料双重改编,增加虾稻总饲养面积25万亩。 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六大行动,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转变。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多家。 制定和实施质量兴农战术计划,推进农村三生产深度融合。
另外,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的人居环境。 建设优质农村振兴重点项目,提高农村双基水平。 推进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标扩张,建设了89个中心村。 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县域行政村实现了环卫管理市场化服务的全面覆盖,乡镇政府驻地实现了污水解决厂设施的全面覆盖,完成了10万户农村的厕所改革任务。
今年将通过深入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行动,建成1100公里必须实施万亩大圩、中小水库和灌区达标工程的农村公路畅通工程。 加强永久性基本农田用途特殊调控措施,深入开展大棚问题专项整治。 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深入推进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有未来
未来几年乡村振兴怎么走? 路线图已经有了
振兴乡村是一个系统性的超级项目,需要全球规划,而不是一蹴而就。 在这方面,合肥市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1月底,发表了《合肥市农村振兴战术计划(-2022年)》(征求意见稿),绘制了农村振兴的路线图。 2022年,合肥市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定位是计划培育多个新市镇、中心镇
在目标方面,此次《规划》强调,合肥市优化主城区,创新环巢湖示范区,特色快速发展,巢湖城区综合发展,庐江城区综合扩大,长丰县建成合肥市辐射皖北桥头堡,加快建设合巢产业新城,加快建设高端
其次,合肥市要推进重点城市扩权改革,培育下塘、长临河、黄麓、三河、汤池五个新市镇、吴山、八斗、泥河、山南、槐林五个中心镇。 另外,分类吸引农村居民点建设,培育700个左右省级、市级美丽的农村中心村。
构造三环四边城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 围绕城市快速发展的诉求,合肥市立足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特点,功能特色鲜明的三环四将构筑城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空间的新格局。 依托滨湖、三十岗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圩、蜀山等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了环城都市农业产业集聚圈。
通过郭河、巢湖环湖北岸等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庐江巢湖南岸、巢湖黄麓等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环巢湖美丽的农村示范区的建设,形成了环巢湖生态农业产业集聚圈。
合肥市环新桥机场区域和长丰县吴山镇、岗集镇、肥西高店乡、蜀山区小庙镇和经济开发区高刘社区等区域,形成了环新桥机场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圈。 另外,建设沿岭特色的农业带、山茶果产业带、沿途设施农业带、沿河绿色农业带。
水利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
目前全市共有长江流域的南淞河、派河、杭埕河、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皐河、裕溪河、楚河、淮河流域的东淞河、沛河、池河等主要河流11条。 大湖有巢湖、黄陂湖、瓦埕湖、高塘湖等4个。 除了完善防洪保安基础设施体系外,合肥市还将沿线乡村同步振兴江济淮工程建设,构建河清泉水、风景线、经济带美丽乡村的快速发展图景,建设未来城市景观新的长廊。
另外,深入挖掘水利枢纽、输水河道、调蓄湖等旅游功能,构建以水润江淮、生态运河和巢湖风景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企业品牌体系。 并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加固提高工程,通过各县(市)自有水库改造、扩建、升级和管网扩建等多种途径,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到2022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到2022年上升到90%。
具备交通条件的乡镇、建设村的所有公共汽车
保障农村地区的基本出行条件,必须建设、管理、保护、运营农村公路。 年,合肥市所有乡镇达到二级以上道路,县道基本达到二级以上道路标准,相邻乡镇之间主干道达到三级以上道路标准,行政村和大自然村等级道路通达率100%,硬化率100%。
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将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的扩展,鼓励町村公交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7年,全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快速发展水平AAAA水平及以上县(市)达到90%以上。 具备所有条件的乡镇和建设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县城20公里范围内农村公交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50%以上。
各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农村物流中心
镇上的人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个商品,一两天就可以到货。 以农村一样的速度,今后也不是梦想。 年,全市具备全部建制村和条件的自然村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基地的全面覆盖。 到2022年,各县(市、区)将建成1个以上的农村物流中心,各镇(乡)将建成1个以上的综合运输服务站,各建设村将建成1个综合运输服务点,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互联网系统
现在,在城市4g非常普及。 进一步,合肥市将实施农村新一代新闻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加快农村地区宽带互联网和第四代移动通信互联网的展望。 年,新闻入村村级新闻服务站覆盖率达到90%。 农村基础新闻设施覆盖率、贫困村宽带互联网覆盖率、城镇光纤覆盖率、行政村光缆通达率均达到95%。
能源乡镇、农村地区的居民可以在家利用天然气
镇上的人下班后回家,打开煤气,做饭、洗澡、取暖很方便。 今后,燃气基础设施将纳入乡镇建设规划,实现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和农村社区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采用,贯穿农村天然气利用的最后一公里。 为此,合肥市开始天然气镇镇镇通工程,将管网从县城扩展到乡镇、农村社区。 另外,结合新能源汽车宣传应用,支持乡镇、街道、中心村、居民点充电设施建设,大力建设用地、廊道通行等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公共资本投资建设公交、环卫等定点定线运行的公共服务行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开着电动汽车在城镇和乡村的道路上行驶也是风景。
生态到年基本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特征和宝贵的财富。 为此,合肥市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确保阶段性整治成效。 年,基本完成了农村卫生厕所改造。 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得到解决的村庄比例达到92%以上。 并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建设。 优化完整的村庄网络,加快通村集团道路硬化、入户道路建设。 年,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全部实现。 到2022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 到2022年,所有规划布点中心村和要点村都达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
旅游将打造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摘草莓、葡萄、钓鱼、吃农夫的饭,现在合肥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盛行了。 今后,合肥市将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合肥乡村旅游企业品牌。 并推进巢湖市、庐江县建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依托各地乡村特色物产,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推出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商品。 截至2009年,合肥市建成10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500万人。 到2022年,全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目标达到4100万人。
文化弘扬各类本土文化保护乡村记忆
乡村文化必须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赋予时代内涵,保护乡村记忆,延续乡村文化的根脉。 其次,合肥市以肥西三河古镇为核心,以巢湖柘皐北门老街、乌老街、肥东昂氏宗祠、牌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为重点,弘扬巢湖文化、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
并迅速发展庐剧等地方特色戏曲、巢湖民谣等地方特色民谣的传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快速发展工程。 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鼓励扩建和扩建有条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鼓励在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村史馆、乡风文明馆、文化礼堂。 年,全市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人才鼓励党政干部、医生教师等投身农村
21世纪,什么最珍贵? 人才! 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大量的人才,需要他们在乡村扎根。 为此,合肥市对大户、家庭农场主、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及大学生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乡村公司房屋、农业职业经理、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力者等,提高农村专家培养力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计划
合肥市还将全面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定居,农村升学学生、退伍军人、家庭转移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城市定居。 进一步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要点快速发展农业转移人口,集聚到潜力较大的城市,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
教育以在各中心村建设一所幼儿园为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这方面,合肥市将在各中心村建立一所幼儿园,旨在提高幼儿保育教育质量。 科学制定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登记簿,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完善城乡中小学合作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 另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势计划,优化乡镇普通高中布点,基本实现普通高中高质量资源的相对均衡。 加强乡村学校新闻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快速发展网络+教育,推进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提高乡村学校运用新闻技术的能力。
医疗在2022年基本形成了30分钟的院前急救服务圈
即使进了大病看,小病也出不来村子。 许多乡村居民期待着这样的医生体验。 因此,合肥市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一个规范化建设的卫生院,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需要一名乡村医生。 到2022年,30%的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所有中心卫生院达到一级综合医院医疗能力。
并加强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基本形成30分钟的院前急救服务圈。 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市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推进高端医疗技术和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展望。
养老2022年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覆盖
现在合肥市的养老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乡村也必须跟上。 其次,合肥市支持建设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生院、医养结合设施、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设备,提高供养服务机构的基础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鼓励公司、集体、个人将鼓励投入农村康养产业开发项目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快速发展养老服务。 到2022年,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将达到100%,各乡镇内将设立3~5个村级养老服务站。
标题:【要闻】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 “合肥样板”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