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07分,人类首次黑洞照片在世界6个地方同时公布。 当天,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大楼3楼同时发布了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 发布会刚结束,该项目的中国合作集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袁业飞接受了合肥在线记者的采访。
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
照片最终展现出了超出我期待的效果。 袁业飞对记者说:“我很兴奋。 其次,他指出黑洞周围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 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证实了广义相对论。
在整个项目中,中国同事承担了观测事业,也承担了重要的数据观察事业。 袁业飞表示,自己将首先基于数据提供理论分解和理论解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袁业飞
说到下一个研究事业,袁业飞表示:“我们的首要事业仍然是观测,希望进一步提高望远镜的短波观测能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黑洞图像显示了室女座银河团中超大质量银河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该图像的多个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的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黑洞这样的天体越来越多的本质。
事视界望远镜项目的合作由13个合作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 cams )就是其中之一。 cams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共同设立,其中上海天文台牵头协调国内学者参加了这次合作。
袁业飞,1972年8月19日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 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 曾任天文学系主任、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 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2001年1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破格录取。 2002年至2003年被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派往美国哈佛大学天文系进行访问。 2001年、2004年应邀访问香港大学物理系进行合作研究。 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援计划。
·; 信息链接和混合;
:什么是黑洞?
答:根据爱因斯坦重力场方程的计算,大量物质集中在空间上,就会在奇点周围形成时空扭曲的视界,进入这个界面,光子也无法逃离。
这个预测是在1916年提出的,但是直到1967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核物理学家约翰? 惠勒在一次讲座中首次采用黑洞( black hole )一词,并迅速传播。
:既然看不见,怎么拍黑洞的照片?
答:科学家们看不到黑洞的主体,但可以追溯到光子消失的视界。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极限。
黑洞周围确实有一点发光的现象。 例如,黑洞一旦吃掉周围的恒星,就会撕裂恒星的气体,形成旋转的吸积盘。 黑洞有时会吸气,或者一部分吸收气体向旋转方向排出,形成喷流。
吸收线盘和喷流通过气体的摩擦产生明亮的光和其他频带的辐射。
:但是,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才能拿到一张照片呢?
a :黑洞的照片很难拍摄,也很难清洗。 虚拟大望远镜阵列不能直接拍摄黑洞的图像,而是提供多个数据,必须经历许多复杂的计算机解决方案。 其中也有缺失的部分和模糊的部分,需要科学家们的谜题。
另外,年4月联合观测以后,研究小组还做了一点数据收集和校正的工作。
:怎么拍分辨率这么高的照片?
答:世界望远镜组成阵列,共同观测,形成有效口径与地球直径相等的大望远镜。 这个虚拟的大望远镜被称为事视界望远镜( eht ),由8台望远镜组成。 分别是:南极望远镜( south pole telescope )位于智利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阵列( alma )智利的阿塔卡玛探险家实验望远镜( 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 )墨西哥大型毫米波望远镜( large )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 submillimeter telescope )夏威夷的麦克斯韦望远镜( jcmt )位于夏威夷的亚毫米波望远镜( submillimeter array )西班牙的毫米波射电天文学所的30米毫米波望远镜。 它们于年4月共同观测了两个黑洞目标。
望远镜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红点代表望远镜所在地
年以后,格陵兰望远镜、位于法国的iram noema天文台和位于美国的基特峰国立天文台参与了以下研究和校准。
世界上60多个研究机构参加了研究。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旗下的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机构和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台湾大学等大学。 这也是中国上海和台北联合召开记者发布会的原因。
·; 合肥在线记者王旭·
标题:【要闻】中科大天文学系教授揭秘全球首张黑洞照片背后的故事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