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8字,读完约3分钟
4月24日,在安徽创新馆开馆仪式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年以来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公布。
在新闻界,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首次在超低温度下观测基态分子和原子间的散射共振,实现了对大质量多电子分子系统的超高精度测量,超冷量子系统模拟多,处理了杂物理系统的重大课题。 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电科集团合作研制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组件,在量子通信核心组件上取得重大突破,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中国科大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共同开发了高通量高分辨率颅脑光学显微镜成像设备,实现了世界上最快的脑图像成像和数据观察。
在能源行业,中国科大路军岭教授等团队合作开发新催化剂,在低温下有效去除微量一氧化碳,制备高纯氢,克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宣传应用的重要课题。 此外,中国科大傅尧教授团队开创了新型非金属阴离子复合物光催化系统,改变了以前采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的方法,在绿色合成和生物质能转化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由中国科大安琪教授领导开发的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关键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健康行业,中国科大薛天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突破了自然对动物视觉感知的物理极限,使人类未来拥有超视觉成为可能。
中国科大肖卫华教授团队设计了重组人的长期干扰素,显著延长了其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对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朱灵副研究员团队研制了新型微核酸检测系统,实现了核酸自动化的快速定量检测,在新兴的分子诊断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环境行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徐亮研究员团队开发的动态准同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行业。 中国科大徐铜文教授团队实现了系列高性能双极膜工业化制造,简化了以前流传下来的有机酸生产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价格,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废水排放。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灵活透明的智能窗口材料,不仅可以改变室内光强度,还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
其他行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究员王先平研制了新型高阻尼减振合金材料,能够快速有效地抑制微米级的微应变振动,在高端精密仪器和航海、航天技术装备等行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合肥工业大学在连栋教授团队开发了便携式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制造业。
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启动高、新、基本全产业链项目规划,系统发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着力建设更好、更优、更强的创新生态,至关重要
(记者李想)
标题:【要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xwzx/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