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3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城隍庙自元旦以来商人纷纷进驻,但实际形成势头的是7月16日开夜市后,为何中途停了这么久? 很多人误以为改造后的城隍庙“活着”。
常青:其实从元旦开始,城隍庙就相继有80多家商店入场,之后这半年上传了80多家。 特色商业街区最怕商店分散开业,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宣布城隍庙正式开业。
关于夜市,我们计划三个月。 我们按照“百味城隈”、“不夜城隈”、最后的“文化城隈”的顺序构筑。 最初对街区进行水、电、煤气改造时,有意将二楼建成小吃街。 从现在看来这一步是成功的。 的摊位当初申请了800多家,我们从中选了80家,而且每天调整走20家,持续更新夜市摊位的类型。 你今天可能从这里卖过葫芦,但是明天又换成了卖花头绳的人。
记者:短短10天内,20万人流,你认为城隍庙的夜市成功了吗?
常青:其实我们不太在意现在的客流量。 我们在意的是城隍庙一直在着火吗? 现代人的观察力很容易被转移了。 例如,7月16日城隍庙夜市召开后,两个信息消失了。 一个是刘若英的合肥演唱会,一个是包河区缇街三周年。
要说城隍庙的夜市成功了,7月16日所有人都佩服——小时候的城隍庙又回来了! ——我认为有最大的亮点。 例如,我媳妇是个没吃过路边摊的人,但在夜市那天,她沿着美食街从头到尾吃了一顿。 为什么? 因为她在安徽大学读书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磨衣服。 城隍庙夜市开张,我们因“销售”而火了起来。 但是记忆会被掩盖。 今后呢?
我觉得夜市必须维持。 第一,商品丰富,需要满足所有年龄段的人的诉求。 第二个东西需要足够便宜。 逛夜市的人不会逛万达、银泰,但是逛万达、银泰的人不一定逛夜市。
记者:运营10天,有什么困难吗?
常青:首先面临的困难是与80多个城隍庙的老商户的熟悉。 他们大多在城隍庙工作了20多年,有自己的经营模式。 但是,很多店主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城隍庙的定位改成“文、旅、商”。 如何将城隍庙的特色和以往的记忆结合起来,变成新的样子? 想办法把晚上的城隍庙客流转移到白天吗? 这并不简单
其次,是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冲突。 城隍庙夜市火了,步行街、白坝的很多小摊子“运过来”,但我们更欢迎的是符合城隍庙定位的摊子,比如卖虎头鞋的、卖花布扣的、吹糖的……
合肥人熟知的“老人小鸡屋”,老城隍庙四大名号吃香。 店主是一位84岁以上的老爷爷,他多次用土鸡,半只鸡烤红了就卖了16元。 爷爷算账,正常房租他受不了。 怎么办? 喜欢“老头子小鸡店”的合肥人,直接写信给市长的信箱,呼吁把这家旧店放回城隍庙。 我们经过仔细考虑,破例同意他回归。
我们虽然是国企,但从城隍庙长期快速发展的立场出发,有必要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
记者:你心目中理想的城隍庙盛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常青:怎么说呢? 我还是给你讲个小故事吧。
在城隍庙街区,“中国黄金”和“三唐百货商店”之间横排着75平方米的三角形店。 旁边的“中国黄金”占地440平方米,“三唐百货”在1000平方米以上。 两家商店的老板刘刚坚持不愿意打通这家店的收购。
刘刚有他的理由。 他想:“我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饭碗?” 把这家店留在这里,这个房子每月能收一点房租,流得很细。 他的生意再大也不想断绝别人的财产。
这深深地感动了我。
反过来说,城隍庙的文化有很多可以发掘的地方。 除了以前就传来了美德之外,还是创业文化。 最近,我们打算在适当的地方建造文化长廊,以壁画的形式记录这些“创业英雄”的故事。
城隍庙理想的样子? 我认为是这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关于能走多远,依赖的力量很多,一起努力吧。
标题:“打造“月光经济”道阻且长”
地址:http://www.0551qiaojia.com/hfjj/41326.html